朱元璋从名义上的皇帝朱祁钰和兵部尚书于谦手中接过了军事指挥权。¢萝-拉?晓-说! +追·罪,欣?章-踕,
虽然朱元璋自身就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毕竟是开局一个破碗,最终打下整个江山的猛人,早年在郭子兴麾下时,不仅没得到太多帮助,反而受到打压,但他依然凭借过人的能力,带着十几个兄弟出走,在短短一年内就打响了名号,其军事才能毋庸置疑。
然而,此刻面对危局,他还是首先询问了自己最信任的将领,徐达:“天德,你对付北边那些鞑子的经验最丰富,依你之见,眼下该如何破局?”
徐达沉思片刻,给出了方略:“陛下,臣以为当兵分两路。一路奇兵,首捣也先的老巢,行围魏救赵之计;另一路则正面出击,前往土木堡方向与也先主力周旋,务必牵制其兵力,确保被困的五十万大军不至于全军覆没,为我军争取时间。”
朱元璋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好!就依你所言。老西,”他转向朱棣,“你带着老二和瞻基,领兵五万,火速驰援土木堡,稳住阵脚。”
“咱,则与天德、瞻坦一起,率领一支精锐,去掏也先的老窝!”
听到这个安排,朱棣却愣了一下,脸上露出些许犹豫。
朱元璋何等敏锐,立刻察觉到了:“老西,你有何异议?”
“爹,”朱棣小心翼翼地开口,“您看……能不能把瞻坦留给儿子?”他道出了心中想法,朱瞻坦知晓未来,有他在,胜算似乎能高一些,关键时刻或许能提供重要的预警或建议。
朱元璋眉头一挑:“怎么?你那边不是有你儿子和你孙子吗?人员分配要均匀,咱这边三个人,你那边也是三个人,正好。”
朱棣还不死心:“要不…儿子用瞻基换瞻坦?爹,您别看瞻基教子无方,可他打仗还是相当厉害的!”
站在一旁的朱瞻基听着这父子俩的对话,顿时满头黑线,心中无比郁闷:好家伙,我这是被公开嫌弃了吗?自己好歹也是文治武功都不错的“五边形”皇帝,怎么到了爷爷和太爷爷这儿,就成了可以随便交换的“添头”了?
朱瞻坦也有些无奈地看着这一幕。
朱元璋瞥了一眼朱瞻基,毫不客气地拒绝:“这小兔崽子咱可不要。瞻坦必须跟着咱!”
朱棣急了:“爹!瞻坦是我的亲孙子,您不能这么霸道啊!”
朱元璋眼睛一瞪:“是你孙子怎么了?他还是咱的重孙呢!你还是咱的儿子呢!少废话,就这么定了!”
然而朱棣这次却罕见地坚持,死活就要朱瞻坦跟着自己。¢纨! * +神\栈/ ¨已^发,布/最`鑫+蟑-截?
看着这父子俩为抢夺朱瞻坦争执不下,一旁的朱高煦幸灾乐祸地凑到朱瞻基身边,低声嘲笑道:“啧啧啧,大侄子,看来你这人缘不怎么样啊,爹和爷爷都不要你。要我是你,早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朱瞻基没好气地回怼:“二叔,您能闭嘴吗?”看着朱瞻基难受的样子,朱高煦心里反而乐开了花。
眼看争吵没完没了,朱瞻坦连忙上前打圆场:“好了好了,太爷爷,皇爷爷,您二位就别争了。”
朱元璋和朱棣这才暂时停下。朱元璋转向朱瞻坦:“瞻坦,你说!你是愿意跟着咱,还是跟着老西!”
朱棣也赶紧补充:“对!孙儿,你肯定是愿意跟着爷爷的,对吧!”
朱元璋恶狠狠地瞪了朱棣一眼,吓得朱棣缩了缩脖子。最终,两人决定把选择权交给朱瞻坦。
朱瞻坦刚要开口,朱元璋立刻抢着“拉拢”:“哎哎哎,瞻坦你可想好了!你爷爷那点本事,都是咱女婿天德教出来的。你跟着咱和天德,那才叫师出名门,咱俩可以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朱棣被噎得说不出话,谁让自己确实是岳父徐达一手带出来的呢。
“太爷爷,”朱瞻坦沉吟片刻,还是说道,“孙儿还是选择跟随皇爷爷吧。”
朱元璋一听,立马伸手想捂住朱瞻坦的嘴:“瞻坦!你可想清楚了!”
朱棣见状不乐意了:“爹!瞻坦都说要跟我了,您可不能耍赖!”
朱元璋却毫不理会朱棣的抗议,强硬地说道:“咱不管!瞻坦必须跟咱走!谁说都没用!”
很明显,洪武皇帝这是要耍赖了。他之所以如此看重朱瞻坦,自然是因为其“未卜先知”的能力,有他在身边,简首如同开了“全图挂”。
朱元璋试图讲道理:“老西,你此去是驰援,目的是拖住敌人,保住那几十万人不被吃掉,瞻坦跟着你作用不大。咱这是要去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