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燃文小说网 > 带着太子逛青楼,皇帝人麻了! > 第58章 粮价失控

第58章 粮价失控

赵炎一下想起了在惠生堂时,于玉局跟他说过的那番话。_躌′4,看+书. +无.错-内·容-

当时于玉局还说皇帝算个屁,就算朝廷出台调控政策,也无法左右市场,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当时赵炎是听进去了,但却并没有觉得这么严重。

只觉得于玉局说的话有几分道理,既然粮价还会继续涨,便投资了苏毅抬高粮价,解决粮荒的计划。

没想到朝廷的调控,当真出的问题。

王其略额头微微冒汗,此刻也不敢坐在小板凳上,只站着回话道:“回禀陛下。朝廷的三项措施出台前,粮价不过八十钱一旦,且增长速度很缓,但措施出台之后,这些日子粮价近乎疯涨,如今价格再翻了一倍,达到了一百六十文一斤。”

“老臣不解,便让户部的同僚调查民间情况,才明白根源。京都缺粮的普遍现象,这一点根深蒂固。朝廷虽出台调控粮价,亦无法解决缺粮的根本问题。反而不少粮商和粮民,得知朝廷出台调控粮价的策略后,都略显消极,以为粮市无救,这才恶性循环,致使粮价不断上涨。”

“老臣己紧急取消了这几条措施。”

王其略额头冒汗,亦不敢擦。

之前劝陛下调控粮价的措施是他提的,搞了小半个月才发现根本没用,反而适得其反。

这就很尴尬了。

这些日子的经验教训,让王其略深感无力,当了这么多年的户部尚书,对市场的洞彻,竟还是如此浅薄啊。/纨. ~ ¨鰰-颤! ′最¨芯*蟑\截_埂/辛·哙·

皇帝愁眉不展,再度翻开奏折,强迫自己看下去,许久之后抬头问道:“国库能动用的银子还有多少,若真引发粮荒,可有应对之策。”

按照现在的趋势,只要再过一个月不下雨,受旱情影响的田地,今天就都会颗粒无收,粮荒就在眼前了。

皇帝必须未雨绸缪。

王其略面色发难,拱手道:“回禀陛下,近几年我朝灾荒不断,国库己数年没有富裕,眼下国库尚有存银约莫二百七十万两左右,但这些钱都是有去向的。”

“北燕使者就要来京了,咱们今年还需还款一百万两;太后千景园的工程就要上马,所需银两达百万之巨,楚王己向朝廷上了折子,这几个月便要动工,前期投入就需三十万两银子;东边倭患屡战不绝,今年南诏厉兵秣马,似有进犯之意,加强军事亦刻不容缓,此项就需八十万两银子。”

“再加上京都附近的几次灾荒……”说到这王其略有些哽咽,低头似有自责:

“朝廷实在是拿不出多少的银子,应对可能来袭的粮荒。”

“哎。”

赵炎长叹一口气。

王其略所说的,都是实情。

国库倒不至于一贫如洗,但这些钱都是有去向的,不能随意挪动。

且王其略说的哪一项事,都不比粮荒小。

前些年,大梁国库空虚难以为继,特向燕国借款了八百万两银子,含利息二百万两,共一千万两。¨衫.八+墈.书?王\ +埂·鑫/嶵-哙·这一千万两分十年还清,每年要向燕国还的款项就高达一百万两,今年才是第三年。

除此之外,今年是太后七十大寿之年,赵炎前几年就答应太后,要在七十大寿之前,为太后修建千景园,好让她老人家舒舒服服地住进去,安享晚年。

这些年大梁灾祸连连,此事便一首拖着,眼下距离太后七十大寿不到半年时间,再不上马,就来不及了。

至于东边的倭患和南诏进犯之事,也不容小觑,若疏于军事投入,这两个地方只会更为猖獗。

可谓是哪里都不能少了钱。

“户部,就没别的法子了?”赵炎沉声问道。

王其略低头想了片刻,拱手道:“倒也不是全没法子。一年两度上缴盐税的日子,就要到了,关中和两淮以及各地的税报很快就能抵京,不出一个月的时间,便能为朝廷上缴不少税银来,或可补粮荒之缺。”

盐并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主要赋税来源,虽然盐税很高,但产量并不是很高,且私盐泛滥,受气候等方面的影响,每年上缴的盐税都各不相同。

各地盐税半年上缴一次,虽不指望这些盐税能有动辄百万之巨,但最起码几十万两银子应该会有的。

盐税上缴或可解朝廷燃眉之急。

“朕倒是把此事忘了。”赵炎挠了挠后脑勺,原本聚焦的眉头,这才松展开来:“盐税事关国家根本,此事王尚书必要亲自督促才是。”

“臣,定加紧督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