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刺耳的警铃:第一个报警人的惊魂时刻
(2001年3月16日凌晨4时16分,北海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
"叮铃铃——"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了凌晨的寂静。·晓`说-C¨M+S? ,免~废/越`独?接警员小李迅速接起电话,只听到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男子紧张到颤抖的声音:"警察同志,我...我好像看到了那个通缉犯!"
小李立刻打起精神,一边示意同事记录通话内容,一边安抚对方:"别慌,慢慢说,你在哪里?看到了谁?"
"我是摩的司机,刚才有个男人坐我的车,他给我的钱上有血迹。而且他长得特别像电视上通缉的那个爆炸案凶手!"男子语速极快,声音里充满了恐惧。
小李心头一紧,他知道最近全国都在通缉石家庄特大爆炸案的嫌疑人靳如超,公安部己经发布了A级通缉令,悬赏五万元捉拿这个杀害了108人的恶魔。
"你现在在哪里?那个男人往哪个方向去了?"小李一边询问,一边示意同事立即追踪电话来源。
"我在北海市云南路附近,他刚刚下车,往海边方向走了。对了,他还去了一家超市买东西,可能留下了指纹!"男子显然是个有心人,不仅记下了路线,还观察到了重要细节。
小李迅速将信息上报,同时通知附近的巡逻警力立即出动。不到五分钟,北海市公安局的警笛声己经响彻夜空,一场关乎108条人命的追捕行动正式展开。
(插叙:2001年3月16日凌晨4时16分,石家庄市长安区国棉三厂宿舍)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石家庄,一场噩梦刚刚开始。国棉三厂宿舍15号楼的居民们正在睡梦中,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将他们从梦中惊醒。
"地震了!"有人惊恐地大喊。然而,当人们跌跌撞撞地冲出家门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更加恐惧——整栋楼的中部己经被炸塌,火焰和浓烟从废墟中喷涌而出,惨叫声此起彼伏。
住在附近的王新停被爆炸声惊醒,他下意识地看了看表,时间是4时16分。这个普通的货车司机不知道,这只是噩梦的开始,接下来的45分钟里,石家庄将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
二、扭曲的心灵:恶魔的诞生与成长
靳如超于1960年出生在石家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是家中的次子,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小时候的靳如超聪明伶俐,性格开朗,和姐姐弟弟的关系也很好。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他8岁那年。
1968年,靳如超患上了中耳炎。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医生使用了大量链霉素进行治疗。这种药物虽然有效,但副作用极大,最终导致靳如超双耳几乎完全失聪。
这个打击对年幼的靳如超来说是毁灭性的。他无法正常听课,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他听不清同学们的话语,逐渐被孤立和排挤。原本开朗的他变得沉默寡言,敏感多疑。靳如超在日记中愤怒地写道:"他们没好好给我治......我的耳聋是从小达(打)链霉素中毒尔(而)致聋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靳如超的性格越来越孤僻暴躁。?山′叶¢屋· *免.肺/跃_毒/他开始对周围的人充满敌意,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16岁时,他辍学进入石家庄棉纺三厂五七劳动公司工作,正式步入社会。
在工厂里,靳如超的听力障碍让他很难与同事正常交流,他再次被孤立。他开始怨恨这个世界,认为所有人都在嘲笑他、欺负他。这种扭曲的认知逐渐演变成了对社会的仇恨。
成年后的靳如超脾气愈发暴躁,稍有不如意就摔打家具,甚至对家人拳打脚踢。他的妹妹后来回忆说:"我从小就非常害怕哥哥,原因是他的性情太暴躁,动不动就打人摔东西。他不喜欢吃饺子,有一次,家里包了点饺子,他从外面回来看见,一下子就把桌子掀翻了。"
三、暴力升级:从家庭暴力到恶性犯罪
1977年,28岁的靳如超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孩安洋。起初,靳如超表现得体贴入微,成功赢得了安洋的芳心。两人很快结婚,并育有一个儿子。
然而,婚后的靳如超很快露出了真面目。他不仅好吃懒做,还经常对安洋实施暴力。他总是怀疑安洋对他不忠,不允许她与任何男性说话,甚至将她锁在家里,不让她出门。
安洋多次提出离婚,但都被靳如超拒绝。1988年,靳如超在一次情绪失控中强奸了一名妇女,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在监狱服刑期间,安洋终于摆脱了这段噩梦般的婚姻。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