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符合政策吧?"
李云龙放下酒碗,眼中精光闪烁:"老赵,你知道山本特工队为什么总能得手吗?就因为他们不按套路出牌。咱们太讲规矩,反而被束缚了手脚。"
"但优待俘虏是原则问题!"赵刚坚持道。
"原则?"李云龙冷笑一声,"山本杀我们伤员的时候讲原则吗?在南京屠杀平民的时候讲原则吗?对待这种畜生,就得用非常手段!"
赵刚还想争辩,李云龙却摆摆手:"老赵,你知道'战争心理学'吗?"
这个陌生的词汇让赵刚一愣:"什么学?"
"就是研究敌人心理的学问。"李云龙趁机解释,"山本这种人,自负得很。如果看到自己的士兵穿着八路军衣服出现在据点附近,第一反应是什么?"
赵刚思索片刻:"他会认为这些士兵己经叛变...或者被我们利用了。.齐,盛_小*税`旺\ ,哽~欣′罪¢筷¨"
"没错!"李云龙一拍大腿,"以他的性格,肯定会亲自出来清理门户。到时候..."
"我们就能在半路伏击!"赵刚恍然大悟,但随即又皱眉,"可这毕竟是在利用俘虏..."
李云龙咧嘴一笑:"谁说要用真的日军俘虏了?咱们团里不是有几个会日语的战士吗?化装一下,比真的还像!"
赵刚这才明白自己上了当,哭笑不得:"好你个李云龙,在这儿等着我呢!"
两人相视一笑,碰了个杯。赵刚不得不承认,李云龙这个计划确实巧妙,既达到了诱敌目的,又不违反俘虏政策。
夜深了,赵刚起身告辞。李云龙送他到门口,突然压低声音:"老赵,明天开始你主抓政治工作和后勤,军事上还是我来。咱们分工合作,就像在新一团那会儿。"
赵刚点点头:"行。不过重大决策必须一起商量。"
"那是自然!"李云龙爽快地答应,但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些决定——比如那些基于现代军事知识的判断——他可能还是得先斩后奏。
第二天一早,赵刚就见识到了独立团的另一面。天还没大亮,李云龙就己经带着部队出早操了。五公里武装越野后,是战术演练和射击训练,每个科目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考核。
"赵政委,团长定的规矩——考核不及格的,加练;及格的,加餐。"张大彪笑着解释,"现在全团战士个个嗷嗷叫,就盼着考核日多吃俩馒头呢!"
赵刚惊讶地发现,独立团的训练方法与其他部队大不相同。班排战术更加灵活,强调小单位独立作战能力;射击训练不仅考核精度,还特别注重速度和在各种姿势下的快速射击;甚至还有专门的体能训练和格斗课程。
"这是...苏联教官教的方法?"赵刚问一旁监督训练的李云龙。
李云龙含糊其辞:"东学一点,西学一点,自己再琢磨点。管用就行!"
训练结束后,李云龙没有让部队立即休息,而是宣布全团帮助老乡抢收粮食。赵刚跟着来到田间,只见战士们三人一组,割麦的割麦,捆扎的捆扎,运输的运输,效率极高。李云龙亲自上阵,镰刀挥得飞快,不一会儿就甩开其他人一大截。
"李团长干活真利索!"王老汉竖起大拇指,"比我们这些老庄稼把式还强!"
赵刚也拿起镰刀尝试,没几下就腰酸背痛。他注意到李云龙的农活动作标准得不像话,就像专门训练过一样。这又是一个谜——据他所知,李云龙出身贫农,但从小参军,哪来这么娴熟的农活技能?
中午,医疗队在田间设了点,为战士和老乡们处理割伤、中暑等小伤小病。秀兰动作麻利地为一名小战士包扎伤口,轻声细语地安慰着。赵刚走过去,惊讶地发现她使用的包扎方法非常专业,甚至比旅部医院的护士还规范。
"同志,你这包扎手法跟谁学的?"赵刚好奇地问。
秀兰脸一红:"报告政委,是李团长教的。他懂的可多了,还教我们怎么处理枪伤和骨折呢!"
赵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李云龙会医术?这又是从未听说过的新技能。
傍晚,赵刚在团部整理文件,李云龙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老赵,好消息!侦察兵报告,山本上钩了!"
原来,化装成日军俘虏的战士们己经在刘家庄附近露过面,果然引起了日军的骚动。据内线消息,山本一木大怒,亲自带人出据点"清理叛徒"。
"明天拂晓,咱们在半路的鹰嘴崖设伏!"李云龙指着地图说,"山本这次插翅难逃!"
赵刚仔细研究地形,提出了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