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燃文小说网 > 少年派:我是钱三一弟弟 > 第56章 历史的魅力

第56章 历史的魅力

、写作取代了海量的刷题。钱砚修沉浸在历史的长卷、政治的博弈、地理的壮阔图景中。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思维像被解开了枷锁,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自由翱翔。唐元明成了他最有力的引路人,不断鼓励他深入思考,挑战定论,写出有独立见解的文章。

偶尔,在走廊或图书馆,他也会遇见钱三一。那个清冷的身影依旧步履匆匆,目标明确,像一台精密仪器沿着设定好的轨道运行。他们的目光有时会短暂交汇。钱三一的眼神里,不再有图书馆讲题时的纯粹“错误纠正”,也不再有期中考试后的冰冷审视,更没有了分科时那句“你选什么”的压迫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淡的、纯粹的、如同观察一个运行轨迹发生有趣偏转的天体般的……好奇?或者说,是一种确认?确认钱砚修确实偏离了原本的轨道,进入了另一片他并不熟悉但似乎运行稳定的星域。

钱砚修会平静地移开目光,不再有过去的瑟缩或悸动。他看见了钱三一的“看见”,仅此而己。他们像两条短暂交汇又各自延伸的星轨,运行在不同的法则之下。

一个周末的午后,阳光难得温暖。钱砚修没有去图书馆,而是坐在自己房间的书桌前。书桌一角,那件月白色的、带着狰狞裂纹和丑陋“缝合”的碎瓷,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旁边,放着杨叔叔送给他的一个小木盒,里面是一些简单的修补工具——砂纸、小锉刀、特制的胶水,还有一小块质地温润、颜色与瓷胎相近的木材边角料。

杨叔叔的话在耳边回响:“修旧如旧……破的地方,该补的补……关键是里头的心,得让它重新跳起来……带着它自己的故事和磕碰,继续往前走……”

钱砚修深吸一口气,拿起那件冰冷的碎瓷。指尖再次抚过那道粗糙的“缝合”痕迹。这一次,不再有被利刃切割般的剧痛,只有一种沉甸甸的、带着历史尘埃感的真实触感。这是母亲递来的伤痕,一道深刻的、无法抹去的裂痕。他无法让它消失,无法让它复原如初。

但是,他可以尝试“修旧如旧”。不是掩盖,而是正视;不是否定,而是转化。

他小心翼翼地用工具,一点点剔除掉母亲当初用来“缝合”的、粗糙而丑陋的劣质釉料。动作很慢,很专注,如同在考古现场清理一件珍贵的文物。劣质的釉料碎屑簌簌落下,露出了底下那道更清晰、也更触目惊心的原始裂痕。

然后,他拿起那块温润的木材边角料,比对着裂痕的形状,用小锉刀极其耐心地打磨着。木屑飞扬,在阳光下闪着微小的金光。他摒弃了母亲那种粗暴的“缝合”方式,而是选择了“镶嵌”——像杨叔叔修补那把老胡琴一样,用一块新的、温润的、带着生命气息的材料,去填补那道深深的裂痕,使之成为瓷器本身纹理的一部分,一种独特的印记。

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细的操作。汗水从他额角渗出,但他浑然不觉。时间在砂纸摩擦的沙沙声和小锉刀的细微响动中悄然流逝。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将他的身影拉长在书桌上。

当最后一块打磨得严丝合缝的木片,用特制的、透明的胶水,稳稳地嵌入那道最深的裂痕中时,钱砚修停下了手。

眼前的瓷器,依旧破碎。

那道裂痕,依旧清晰可见。

但曾经丑陋的“缝合”疤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温润的木色纹理,如同一条蜿蜒的河流,流淌在月白色的瓷胎上。它没有试图掩盖裂痕,而是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材质和方式,赋予裂痕一种新的、带着温度的生命力。破碎与修补共存,伤痕与新生一体。它不再是一件纯粹的“残次品”,而成了一件记录着破碎、承载着修复意志、带着独特美感的“新生”之物。

钱砚修静静地看着它。胸腔里那块巨大的、被母亲碎瓷冻结的冰原,仿佛被这道温润的木色纹理,注入了一股暖流。冰层发出细微的碎裂声,一种沉甸甸的释然和一种带着钝痛的理解,缓缓弥漫开来。

他明白了母亲那一刻的绝望与愤怒。

他也接受了自己无法弥合这道伤痕的现实。

但他选择了一种方式,去“看见”它,去“修复”它——不是让它消失,而是让它成为自己生命叙事中,一个无法抹去、却也因此获得独特价值的印记。如同颜杲卿坚守的孤城,如同历史长河中那些在崩塌中竭力保存的微光。

他拿起手机,对着修复后的瓷器拍了一张照片。阳光透过窗户,落在木色的镶嵌纹理上,反射出温暖而沉静的光泽。然后,他点开了母亲的微信头像——那个他许久不敢触碰的、一片空白的对话框。

没有长篇大论的道歉,没有声泪俱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