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哪位‘妖魔’登场,又该由哪位‘神仙’来处理呢?”
李延摸着下巴,愉快的盘算起来。他得好好规划一下,这第一场斩妖除魔的大戏,必须一炮打响,彻底奠定他神系的根基。与此同时。青云观。灵云道长几乎是连滚带爬的冲回了自已的静室。“关门!关门!今日起,闭门谢客!任何人不得打扰!”他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急促与亢奋,吩咐着闻讯赶来的弟子。几名小道童面面相觑,不知观主为何如此失态,但还是赶紧依言将观门紧紧关闭。静室内,灵云道长兀自喘着粗气,脸颊因激动而涨得通红。他摊开双手,看着自已微微颤抖的指尖,脑海中反复回荡着真君那缥缈的声音,以及那凭空出现的玉亭、仙鹿,还有最后那化光而去的神异景象。“仙缘!天大的仙缘啊!”他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真君点化迷津,言明我道门千年误入歧途,更暗示了正统仙途的存在!”“法不可轻传……考验!这定是真君对我的考验!”他猛的站起身,在静室内来回踱步,心潮澎湃。“不行!此事关系重大,关乎天下道门之未来,我岂能一人独占天机?”“必须立刻将真君之言,告知师门长辈!”他快步走到书案前,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已冷静下来。他唤来自已最信任的大弟子,一个面容沉稳,年约三十的道人。“清风。”“师父。”名为清风的道人躬身行礼,目光中带着一丝疑惑。“为师今日得遇仙缘,得见玄穹云泽真君显圣!”灵云道长压低声音,语气却难掩激动。清风闻言,瞳孔骤缩,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师父……您是说,那位预警走蛟之劫,救下青峰村百姓的真君?”“正是!”灵云道长用力点头,“真君不仅神通广大,更点醒了为师,乃至我整个道门千百年来的修行迷障!”他当即将今日竹林所遇,以及真君关于凡俗武夫之道与真正仙途的言论,简明扼要的对清风说了一遍。清风听得目瞪口呆,心神剧震。道门传承千年的修行法门,竟是歧途?真正的仙道,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这……这简直是颠覆性的言论!“真君言,法不可轻传,需得考验我等向道之心是否虔诚。”灵云道长神情肃穆。“为师以为,欲证诚心,当将此天机上报师门,与天下同道共勉之!”他迅速提笔,在一张素白的信纸上奋笔疾书。字迹因激动而略显潦草,却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他将真君所言的核心内容,以及自已的猜测,都写入信中。写毕,他小心翼翼的将信纸折好,放入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特制竹筒内,用火漆封口。“清风,你立刻启程,将此信亲自送往江州城道录司,交予你灵虚师伯!”灵虚真人乃是灵云道长的同门师兄,更是江州道门中数一数二的高手,在江州道门中地位颇高,如今在江州府道录司任行走,掌管道录司的大小事务。道录司是朝廷设的,用来管理一州的道教事务,也多少有点道门总坛的意思。“记住,此事绝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信中内容!星夜兼程,不得有误!”灵云道长郑重嘱咐。“弟子明白!”清风接过竹筒,只觉这竹筒里藏着天大的事,入手沉甸甸的,重逾千斤。他不敢怠慢,躬身领命,迅速退出了静室,准备即刻出发。送走弟子,灵云道长才稍稍松了口气。将消息传递出去,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尽心竭力,办好真君的“俗事”,以示虔诚。什么事最能体现诚意?自然是为真君修建庙宇,篆刻功德碑!他走到另一张书案前,那里早已铺好了上好的宣纸,旁边摆放着一排大小不一的毛笔和一方古砚。这是县令赵贞托他撰写的《玄穹云泽真君显圣救民碑》碑文。之前,他虽也尽心,但更多是出于对仙迹的敬畏和配合官府。但现在,心态完全不同了!这不仅是为真君歌功颂德,更是向真君表露“诚心”的好机会!他要用最优美的文辞,最虔诚的心境,将真君的无上功德,昭告天下!灵云道长深吸一口气,摒除杂念,拿起一支紫毫大笔。他凝神静气,脑海中回忆着真君那超凡脱俗的身影,回忆着那神异的仙鹿,回忆着那蕴含大道玄机的仙茶……无数敬仰与虔诚,涌上心头。笔尖饱蘸浓墨,缓缓落于纸上。“维大楚天佑三年,青河泛滥,云梦泽有恶蛟走蛟……”他下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