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一朵盛开的墨玉莲花。
钟嘉却不为所动,冷着脸说道:“这种盗贼,哪里值得你如此?”并催促捕快赶紧带走喻清。钟墨言绝望地大喊一声:“孩儿不孝!”便将剪刀刺向自己的脖颈。一旁的丫鬟大惊失色,急忙冲上前去阻拦,慌乱中一脚踢翻了地上的凳子,巨大的冲击力将钟墨言撞出窗外,那锋利的剪刀尖直直地刺向她的脖子。
!千钧一发之际,鬼子六眼神一凛,手中铜剑如闪电般挥出,一道寒光闪过,剪刀被击飞出去。可还没等他松口气,就见喻清猛然挣脱捕快的束缚,身形如鬼魅般飘然而出。他一袭白衣胜雪,风度翩翩,宛如仙人临世。双手虽被反绑,却巧妙地运用内力,平躺飞身,如飞燕般轻盈地接住了坠落的钟墨言。随后,他稳稳地落地,将她护在怀中,宛如护花使者一般。
喻清的侠义俊雅形象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和正义,仿佛世间的邪恶都无法玷污他的高洁。他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让人不禁为之惊叹。在他的怀中,钟墨言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安心,仿佛找到了生命中的依靠。
捕快们迅速围了上来,将两人团团围住。钟墨言虚弱地说道:“我们生不能在一起,你何苦还要来地府陪我。”喻清看着她,深情地说:“我们没死,是六大侠救了你。若不是他那一剑,后果不堪设想。你若不在了,我又怎能独活?”钟墨言如梦初醒,狠狠掐了自己一把,确认这不是梦境后,喜极而泣,紧紧地将喻清抱在怀里,生怕他再离开。
这时,鬼子六转身对钟嘉说道:“钟小姐并无大碍。”众人定睛一看,果然她脖颈处完好无损。钟嘉见状,气不打一处来,喊道:“把钟墨言拉开!”鬼子六却抬手拦住,说道:“稍安勿躁。”
就在僵持不下之时,人群外突然传来一声高喊:“知府大人到!”只见江知府风尘仆仆地赶来,江令宜紧跟其后。原来,在鬼子六出发前,江令宜特意叮嘱他要小心保护钟墨言,还说若有麻烦,等她来处理。
江令宜走到喻清面前,询问庐江侠盗之事,喻清反问道:“江小姐怎知此事与我有关?”江令宜微微一笑,说道:“你可还记得重阳村的哑婆婆?她虽不能言语,却心怀善意。是她告诉我,只有钟小姐这样的佳人,才配得上你这位大善人。”
喻清听后,坦然说道:“既然已被知晓,我甘愿接受处置,只求不要为难钟墨言。如今哑婆婆有江小姐照顾,我也再无牵挂。”江令宜上前扶起钟墨言,轻声问道:“若喻清真的入狱,你愿意等他吗?”钟墨言眼神坚定地看向喻清,郑重地说:“无论多久,我都会等。”
江知府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沉思片刻,转头对钟嘉说道:“两个孩子真心相爱,你又何必强行拆散?喻清虽是武夫,但心地善良、为人正直,是个不错的归宿。”钟嘉虽满心不愿,却也不好反驳。钟墨言和喻清终于得以团圆,二人相拥而泣,对知府感激不尽。
紧接着,江知府一声令下,只见一群人迅速且有序地行动起来。他们在绣楼前的空地上忙碌着,不一会儿,十几张桌凳便整整齐齐地排列开来,恰似一场盛大宴会的前奏。
江知府面带微笑,热情地邀请钟嘉、鬼子六、喻清以及钟墨言等关键人物坐在主位上。这些人皆是这场活动的核心人物,他们的到来无疑为整个场面增添了诸多光彩。
而那些平日里威风凛凛的捕快们,此刻却临时充当起店小二的角色。他们穿梭于酒席之间,为客人们斟酒上菜,尽管动作略显生疏,但态度却十分殷勤。
在绣楼门口,一张长桌已然摆放妥当,上面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江令宜站在桌旁,微笑着引导那些声称失窃的富商们前来签字认捐。这些富商们或手持银票,或口头承诺后续捐赠,每个人都显得颇为慷慨。
江灿则在一旁负责安排这些富商们入席,他有条不紊地引导着每一个人,确保整个过程既高效又有序。
现场气氛异常热烈,人们谈笑风生,举杯畅饮。这场看似普通的酒席,实则是江知府精心策划的一场募捐活动。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场合中,人们不仅享受着美食与美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江知府面带微笑地站起身来,端起酒杯,向着在座的富商们敬酒。他的声音洪亮而诚挚:“各位富商,今日能得诸位慷慨解囊,相助那些困苦之人,实在是令本官感激不尽啊!”
富商们纷纷起身回敬,一时间,宴席上气氛热烈起来。大家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断。
在这热闹的氛围中,鬼子六和喻清却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