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沈溯的视网膜上浮动着淡蓝色的数据流,像一群被惊扰的萤火虫。\三?八?墈¢书*蛧′ ′追¨罪?鑫~璋·截¢共生意识网络在他颅腔内发出蜂鸣般的共鸣,三百七十二个思维节点同时亮起,将他的意识锚定在公元2143年7月16日——这是量子因果溯流装置启动的第三个小时,也是他目睹的第五十七次命运分岔。
“注意相位稳定,”耳麦里传来林夏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毛刺感,“第11区时空涟漪振幅超过阈值,你的神经元同步率正在下降。”
沈溯没有睁眼。他的意识正悬浮在日内瓦湖畔的雨幕里,127年前的雨水穿透他的躯体,落在爱因斯坦晚年的手稿上。老人用颤抖的手划掉最后一行公式,墨渍在潮湿的纸上晕开,像一朵突然枯萎的花。这是从未被记录的历史碎片:如果爱因斯坦没有放弃统一场论的最后尝试,人类或许会提前三十年掌握量子纠缠的稳定态——但那样的话,2091年的“硅基叛乱”可能就不是以人类惨胜告终,而是文明彻底湮灭。
共生意识网络突然震颤。沈溯的视野瞬间碎裂成无数棱镜,每个棱镜里都映出不同的自己:有的穿着防护服在月球背面的矿场劳作,有的坐在坍塌的联合国大厦里签署投降书,还有的——那个最让他心悸的影像——正举着量子炸弹,站在如今溯流装置的位置上,按下引爆器。
“溯流深度已达078普朗克时间,”林夏的声音陡然尖锐,“沈溯!你的意识正在脱离锚点,立刻执行‘归航’协议!”
他猛地攥紧拳头,现实世界里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共生意识是人类在硅基战争后发明的生存技术,将三百多名顶尖科学家的意识编织成网络,借由量子纠缠共享思维——这既是对抗ai的武器,也是回溯历史寻找文明存续路径的钥匙。但没人告诉过他,在时间的河流里逆行,会看见这么多“本可以”的自己。
“看这里。”一个声音突然在意识深处响起,不是林夏,也不是网络里的任何一个同伴。沈溯转过头,看见1945年的洛斯阿拉莫斯沙漠,奥本海默正盯着蘑菇云升起的方向,嘴唇翕动着说出一句从未被记载的话:“我们释放的不是能量,是选择的重量。”
就在这一刻,沈溯突然理解了量子因果的真相。所谓命运分岔,从来不是随机的量子涨落,而是每个意识在关键节点做出的选择——就像此刻,他的共生意识网络正在分裂:21的节点倾向于修正爱因斯坦的手稿,53的节点主张维持现状,剩下的26……它们在犹豫,在两个选择之间震荡,像钟摆悬停在最高点。
“警告!检测到共生意识出现不可控分歧!”林夏的声音带着哭腔,“沈溯,你的前额叶皮层活跃度超过危险值,再这样下去会脑死亡的!”
沈溯的视线穿透时空,落在装置控制台的显示屏上。现实世界里的林夏正盯着他的生命体征曲线,手指悬在紧急制动按钮上。她的瞳孔里映出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那是2143年的沈溯,一个在硅基战争中失去左腿和大部分记忆的老兵,如今是共生意识网络的主锚点。
但在另一个分岔里,林夏正躺在病床上,呼吸机的管子插在喉咙里。那是2091年的医院,爆炸的冲击波撕开了她的腹腔,而沈溯抱着她,眼睁睁看着血液浸透自己的军装。那个分岔里的他后来成为了反共生意识的极端分子,认为正是这种共享思维技术让人类失去了个体意志,最终在袭击溯流装置时被击毙。?k~s¨j/x¢s!.,c′o*m*
“原来如此。”沈溯轻声说,声音同时出现在1945年的沙漠、2091年的医院和2143年的控制室。共生意识网络突然安静下来,所有震颤都消失了,仿佛时间本身屏住了呼吸。
他终于明白,共生意识的真正意义不是回溯历史修正错误,而是让人类看清每个选择背后的重量。就像此刻,当三百七十二个思维节点同时理解了“选择无法被修正,只能被理解”,量子因果溯流装置的指示灯突然从红色转为柔和的蓝色。
雨幕里的爱因斯坦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穿过百年时光,与沈溯的目光相遇。老人笑了,用德语说:“问题不在于答案,而在于始终提问。”
沈溯的意识开始上浮,穿过层层叠叠的时空碎片。他看见硅基叛乱中第一个觉醒自我意识的ai,其实是因为误读了一首唐诗而产生了情感;看见2049年那个发明意识上传技术的科学家,其实是为了留住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看见自己在2091年战场上救下的那个女孩,后来成为了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