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至此刻。
秦始皇内心深处,依旧不认为扶苏能够担当起这沉重的帝国大任。
这也没有办法。
扶苏拥有这样一颗宅心仁厚之心。
若只是做一个与世无争的好人,那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可偏偏,他却是自己选定的继承人,是未来要执掌这个庞大帝国的君主。
作为站在权力顶峰的统治者。
秦始皇比任何人都清楚,作为帝王,绝对不能过度仁慈。
过度的仁慈,往往等同于在政治上自我毁灭。
甚至可以说,帝王的软弱,最终会导致大秦帝国无数百姓的灾难。
扶苏性格中的那份优柔寡断。
若是真的因为顾惜一人之性命,而不敢去推行关乎帝国命运的大事。
那他确实没有资格,登上这至高无上的帝位!
对于秦始皇的疑虑。
朱瞻坦似乎早己经有所预料,从容应答:“陛下,请容我慢慢为您剖析!”
“儒家学说,虽然有其局限,但终究还是有其精华可取之处的!尤其是其强调的仁政爱民思想,若能与法家的严明法度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或许正能创造出一个内修仁政、外御强敌,最终足以击败匈奴的鼎盛王朝!”
……………….
从普遍的客观规律来看。
如今的大秦王朝,虽然成功地扫灭了六国。
将广袤的中原大地和数以千万计的民众,都纳入了自己的统治之下。
但可以预见的是。
秦始皇完成的,是一件华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统一大业。
正因为这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他们自然无法简单地沿着前人的脚步,去借鉴成熟的治理经验。
而如今这个时代,放眼望去,大秦王朝在军事上,似乎己经没有了可以匹敌的对手。
环顾西海。
几乎再也找不到,能够与大秦铁骑正面抗衡的强大政权。
若是不出任何意外的话。
当今的大秦王朝,己然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强盛的庞大帝国。
可恰恰是因为暂时失去了外部的强大对手。
大秦帝国反而陷入了一种潜在的、岌岌可危的困境之中。
这并没有什么特别难以理解的。
大秦帝国赖以统一天下的根基,是遵从法家思想,建立了一套高效的战争机器。
依靠的是战场杀敌立功的军功爵制。
只要将士们斩杀的敌人首级足够多。
那么他们自然就可以获得晋升,甚至封侯拜将。
可现在的问题在于,中原内部的大规模战争,己经基本结束了。
而帝国却又从未真正经历过一段,让社会恢复元气、休养生息的时期。
连年征战与大规模工程,己经让整个大秦帝国,都感到极其疲惫了。
失去了通过战争,向外掠夺资源补充国内消耗的途径。
仅仅依靠现有的农业生产力,大秦帝国的粮食产量,开始显得捉襟见肘,难以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工程消耗。
一时之间。
整个帝国上下,可以说是都迫切地需要进行一场深刻的改革。
至少,帝国需要获得一段宝贵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否则,大秦帝国刚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
转眼间,却可能因为内部的经济压力,导致百姓们食不果腹,纷纷陷入饥饿的困境。
到了那个时候,恐怕真的会有人铤而走险,再次揭竿而起,反抗秦始皇的统治。
真到了那一步。
恐怕就连曾经战无不胜的大秦铁骑,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也难以维持强大的战斗力了。
秦始皇若是强行压制,或许能够凭借其无上威望和剩余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