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扶苏那不忍心看到中原大地生灵涂炭的仁慈性格,必然不敢也不能够及时采取雷霆万钧之手段,进行果断的镇压。
如此一来,刚刚统一不久的大秦帝国,届时必然会因为内乱而迅速走向分崩离析,突然崩塌。
这,几乎是朝廷之中,绝大多数明眼官员……
以及秦始皇本人,对于扶苏未来命运的普遍看法和固有印象。
他这个人,属实是显得太过软弱,缺乏帝王应有的霸气和决断了。
虽然他确实也具备有一定的才能和学识。
可他身上,却恰恰不具备成为一位合格帝王所必需的核心素质。
若是强行让他继承帝位,成功登上了那至高无上的宝座。
那最终的结果,或许并非是成就他,反而是在害他。
因此,当听到秦始皇的这番话后,在场的众人,纷纷都陷入了沉默,无人出言反驳。
尤其是丞相李斯,更是深以为然。
要知道。
如今的大秦帝国,所尊崇和奉行的,乃是以严刑峻法为核心的法家思想。
若是不出大的意外和变革,将来必然会继续以严密的法制来治理国家,约束人心。
并且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恐怕皆会是如此。
正所谓,乱世需用重典。
只有依靠严厉的法律和刑罚,才可以有效地压制住天下初定、人心未稳的众多百姓。
才能够将整个大秦帝国的力量凝聚起来,有效地调动和操控军队,对外征伐,对内维稳。
而若是没有了这“乱世用重典”的铁腕手段。
那么以当时普遍的社会风气和百姓的认知水平而言。
他们之间,必然会因为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而相互争斗攻伐,甚至可能因为一些小事就拔刀相向。
严重的话,甚至可能每日都会有人因为私斗仇杀而死亡。
这对于一个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的帝国而言,是绝对没人可以接受的事情。
要知道。
如今的大秦帝国,不论其军事力量多么强大,其本质上,终究还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农耕文明。
秦始皇虽然有着吞并西海、开疆拓土的雄心大志。
可与此同时,他对治下的百姓,尤其是能够提供赋税和兵源的农耕人口,却是极其关心和重视的。
因为每一位健康的百姓,都能够耕种土地,出产一定数量的粮食,支撑起帝国的运转。
若是有百姓无谓地死去了,那对于整个大秦王朝而言,绝对是一种不可弥补的损失。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
帝国自然是迫切需要一位拥有铁腕手段、能够强力维持秩序的帝王。
而扶苏,显然并不符合这样的条件和要求。
至于另一个儿子胡亥呢?
虽然此人看起来,确实是心狠手辣,颇有几分乃父之风。
至少在对待兄弟手足方面,看起来应该不至于会下不了手。
可奈何的是。
此人除了残忍之外,有时候却又显得略微胆小懦弱,缺乏真正的大格局和担当。
综合来看,他终究也并非是能够成为一代英明帝王的合适人选。
因此,每每想到此处。
秦始皇便只能无奈地在心中,为后继无人而轻声叹息。
此刻,突兀地听闻到朱瞻坦对扶苏的夸赞之词。
他的眼神之中,不禁再次浮现出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之色。
在他的内心深处,早己认定。
自己的这几个儿子,是一个比一个不行,难堪大任。
除了那几个女儿,尚且还拥有着出众的容貌以及一些才艺之外。
这些儿子们,可谓是一个个都显得颓废不堪,毫无锐气。
简首完全不符合他心目中,大秦帝国合格继承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如今,突然听到自己一首嫌弃的儿子,竟然受到了这位神秘“仙人”的当众夸赞。
他的眼眸之中,自然会本能地浮现出惊讶和疑惑的目光。
可随即,一想到扶苏平日里那些软弱不堪的表现。
他又不禁再次无奈地摇了摇头,暗自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