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这位心思缜密的长公主,才会出言试探,对自己进行一番谨慎的考量。
朱瞻坦缓缓将目光转向主位上的秦始皇,心中明了,对方主动将自己安排在六位公主之间,除了那所谓的“订婚”名义外,恐怕更深层的用意,是希望双方能借此机会增进了解,培养情感。
“实在未曾料想,威震西海、一统中原的千古一帝,堂堂祖龙陛下,竟会亲自为我这后世之人做起媒人来了!”朱瞻坦心下不禁泛起一丝无可奈何的苦笑,轻叹数声后,目光又落在了前方那正缓步走来、身影略显落寞的扶苏身上。~卡.卡_暁·说¨枉. ¢庚¢辛/醉!筷!
“扶苏公子,请入座!”
这一声邀请,突兀地响起。
宴会之上,原本各怀心思的众人,闻声皆是一片惊愕。
众人面面相觑,皆不知晓朱瞻坦此举,究竟暗藏何等深意。
………………
宴席之间。
朱瞻坦的目光,望向那仍旧有些茫然无措,呆立在一旁的扶苏与淳于越二人。
他的心头,终究是感到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别扭。
无论如何评说,那扶苏终究是当今大秦王朝的长公子。
是始皇帝的长子,身份尊贵。
而另一位淳于越,则是当今儒学界颇具声望的大儒。
眼下,连位高权重的李斯与王翦,都己纷纷入席落座。
反倒是这位本应身份尊贵的皇长子扶苏。
此刻却眼神迷茫地望着众人,显得局促不安,迟迟不敢落座。
整个人只能畏缩地躲在宴会厅的一角,默默地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此情此景,着实显得太过压抑与憋屈了。
目睹此番景象。
朱瞻坦反倒是不由自主地,再次轻轻叹息了一声。
他深知,在如今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
初建的大秦王朝,正同时面临着内部的隐忧与外部的威胁,可谓是内忧外患并存。
他自然也能理解,秦始皇内心深处那份作为开国之君的焦虑与期盼。
秦始皇渴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像他本人一样,拥有雄才大略,铁腕强权。
而不是一个心慈手软、徒有“妇人之仁”的懦弱之辈。
否则,若是仅仅因为继任者一时不合时宜的仁慈与犹豫。
最终导致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秦王朝,轰然覆灭。
那么,这样的继承人,在他眼中,简首是罪该万死,不可饶恕。
然而,偏偏他最为看重的长子扶苏,所学习和信奉的,却是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虽说,追溯源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本人,据说也是一位身形魁梧、力能扛鼎的猛士。
其身上的力气,若真动起手来,恐怕也能轻松将人击毙。
可惜的是,发展到如今这个时代的大儒们,却早己不是那般模样了。
他们虽然口头上,依旧信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理想。
可无论如何粉饰。
其内心深处,终究是不可避免地滋生出了那么一丝优柔寡断、缺乏杀伐决断的文人习气。
以至于,这使得原本性格中就带有几分软弱的扶苏,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显得更加优柔寡断了。
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毕竟,秦始皇本人的性格太过强势,威权太重。
在这样长期的高压统治之下。
他的儿子们,要么走向性格扭曲、残忍暴戾的极端,如胡亥;要么就变得性情软弱、缺乏主见,如扶苏。
扶苏与胡亥,恰恰就是这两种极端情况的典型例子。
念及此处,一时之间。
朱瞻坦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惋惜之情。
他清楚历史的走向,若是胡亥最终上位。
这个刚刚建立的庞大帝国,恐怕不出短短数年,便会因其暴政而土崩瓦解,彻底覆灭。
而扶苏,虽然或许更为仁德,但其心慈手软的性格,也难以驾驭这虎狼之师,稳定这初定之天下。
或许,在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眼中。
自己的这几个儿子,当真是个个都不顶用,难堪大任。
否则,以他那般骄傲的性格,又何至于需要将希望寄托在一个素昧平生的“未来之人”身上,甚至不惜屈尊降贵,祈求朱瞻坦的帮助呢?
甚至于,在秦始皇的内心深处,或许无数次在梦中。
他都多么渴望,眼前的这位朱瞻坦,能够是生于大秦王朝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