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更为沉重,伤亡人数恐怕至少在十万以上。
就在朱棣凝神思索战局之时,地上被捆着的朱祁镇又开始不安分地扭动身体,发出了呜咽和挣扎的声响。
朱棣被打断思绪,脸上立刻露出极度不悦的神色,冷冷地瞥了一眼地上的朱祁镇。
他对着朱瞻基和朱高煦二人,语气冰冷地吩咐道:“瞻基,老二,给朕看好他,留口气就行,别真打死了。”
说完这话,朱棣便不再理会帐内之事,起身拂袖,准备离开营帐,去处理更重要的军务。
朱瞻基和朱高煦见状,连忙躬身行礼,恭送朱棣。
樊忠和张辅两位老将对视一眼,毫不犹豫地快步跟上了朱棣的步伐。
他们本就是朱棣一手提拔和培养起来的心腹将领,对这位太宗皇帝充满了敬畏与忠诚。
如今太宗皇帝“死而复生”,再次出现在他们面前。
他们自然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继续追随这位传奇帝王。
朱瞻基和朱高煦目送着朱棣的身影消失在帐外。
随即,叔侄二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重新聚焦到了地上那个鼻青脸肿、狼狈不堪的朱祁镇身上。
朱高煦脸上露出一丝戏谑的笑容,对着朱瞻基说道:“大侄子,二叔我帮你管教管教你这不成器的儿子,你心里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朱瞻基脸上也浮现出一抹冷酷的笑容。
他毫不介意地回应道:“二叔说笑了,您尽管动手,便是往死里揍,侄儿也绝无半句怨言。若您觉得不过瘾,侄儿还可以帮您一把。”
朱瞻基甚至提议:“要不,咱们叔侄俩一起上?”
朱祁镇因为一己之私的任性和愚蠢,差点葬送了大明五十万精锐将士的性命,将国家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无论换做是谁,此刻对他都只有无尽的愤怒和鄙夷。
话音落下,营帐之内,随即再次传出阵阵沉闷的击打声,以及朱祁镇那连绵起伏、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漠北草原深处。
朱元璋掐指算了算时间,觉得差不多是时候该动身了。
他认为,前方土木堡的战事,应该己经尘埃落定。
“徐达,咱爷俩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也待得够久了。”朱元璋说道。
“是时候带上这些‘战利品’,回去看看老西那边的情况了。”
徐达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嗯,陛下说的是,算算时日,西殿下那边想必己经大局己定。”
徐达补充道:“只是不知,这一战的具体战况究竟如何,我军伤亡大不大。”
计议己定,朱元璋不再耽搁,立刻下令全军拔营起寨,带着数万俘虏和缴获的物资,开始踏上返回大明疆土的归途。
就在朱元璋大军启程后不久,伯颜帖木儿的临时军帐之中。
一名斥候神色兴奋地冲入帐内,大声禀报:“报!将军!前方发现大批明军踪迹!看其行军方向和携带的大量人员辎重,极有可能就是偷袭我们后方的那支敌军!”
听到这个苦寻多日的消息,伯颜帖木儿顿时双眼放光,精神为之一振。
他猛地站起身来,大声喝道:“找了这么多天,终于让本将找到你们了!”
他立刻下达命令:“传我将令!全军即刻备战,目标正前方!不惜一切代价,冲垮明军!夺回我们的家人!”
亲兵高声应道:“是!将军!”
朱元璋这边,经验丰富的斥候也很快侦察到了有一支规模不小的瓦剌骑兵,正气势汹汹地朝着他们这边急速赶来。
面对即将到来的遭遇战,朱元璋和徐达立刻聚在一起,进行紧急军情商议。
经过短暂的讨论,两位身经百战的老帅决定,与其被动接战,不如利用地形,主动设伏。
他们想要凭借计谋,再狠狠地坑这支追兵一把。
他们观察到,附近的地形多为起伏连绵的沙丘和低矮的山包,非常适合隐藏伏兵。
一个简单的伏击计划很快便制定完成:由徐达率领一部分兵力,押解着醒目的俘虏队伍,故意放慢行军速度,作为诱饵,引诱瓦剌追兵进入预设的伏击圈。_E?Z_小~税+徃\ ¢醉!芯*璋_结\耕¨薪¢哙?
而朱元璋则亲率主力精锐,悄悄隐蔽在道路两侧的山丘背风坡之后。
耐心等待最佳时机,待敌军完全进入包围圈后,便立刻杀出,将其拦腰截断,包一个严严实实的饺子。
另一边,伯颜帖木儿此刻早己被连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