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京都的粮价不过八十文一旦,这对外地粮商来说,压根没有任何吸引力。!l~a\n^l^a*n`x^s...c!o+m~
外地粮食虽然便宜,但运输成本却极其高昂。
别的地方不说,就说豫州和乾州这两个距离京都最近的州郡,即便要运一船粮过来,路途的消耗就不少。
买到京都也只八十文一旦,钱是能赚点,但也赚的是跑腿的辛苦钱。
吃力不讨好。
但如果涨到两三百文一旦,这里面可就有大大的利润了。
“京都一旦涌现大量粮食,那粮价自然而然会下降,咱们只需要在粮价制高点抛售即可,到时候不仅可以大赚一笔,还能顺带解决京都粮价短缺的问题。”
“老毕,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咱们兄弟情深,我才对你说这番话啊。你可不能往外传啊。”
苏毅拍了拍赵炎的肩膀,意味深长。
一旁高锋也是忍俊不禁。
寻常人谁敢拍皇帝的肩膀,也就这小子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赵炎眼眸一眯,笑道:“于兄弟这说的什么话?咱们可是同船共度的兄弟,我岂能往外说,不过,你这生意,不知愚兄可否入一股?”
他感觉这事可以干。
首先抬高粮价,对普通老百姓基本没有什么损害。
唯一有损害的就是那些贪得无厌的商人。
朝廷急需解决京都粮食短缺的问题,出台政策调控,治标不治本。
但若按照于玉局的这个计划来,不但能解决京都粮食短缺的问题,甚至还能从中赚一笔钱。
“这个嘛……”
苏毅微微低头,故作为难:“有钱大家一起赚没错。,精¢武/暁`税¢网, *冕?费\阅.毒*就是不知道毕兄这次愿意出多少钱入股?”
原本苏毅这个赚钱的想法,并没准备搞很大。
毕竟现在他手头上的钱也不多,朝廷虽然订购了一两个月的冰块,但钱目前还没有一次性结下来。
白盐也才准备开卖而己,现在拿不出太多的钱收购粮食。
但如果老毕肯投资,那就不一样了。
赵炎冷不丁道:“十万两银子,你看够吗?”
十万两,这些钱从国库拨出去,别说控制粮价上涨了,恐怕连个水花都激不起来。
但苏毅的这个玩法,的确能吸引各地粮商前赴后继地过来。
反正大量的粮食也不屯于百姓之手,这次正好杀一杀这些粮商的威风。
“十万两?”苏毅悄悄打了个响指。
这事成了。
他手头哪有什么钱啊?
自己这点底,最多也就是趁粮价上涨的时候捞一笔,但老毕肯出十万两,这或许真能控制粮价走向了。
老毕到底是皇亲国戚啊,开口就与众不同。
赵炎见他迟疑,笑道:“于兄弟觉得不够,到时候我再加点,这可是我大部分的家底了,于兄弟不会赔钱吧?”
苏毅眯眼笑道:“瞧你说的,我于某人从来不做赔本的生意,毕兄相信我,肯拿出十万两银子来,我岂能让你赔钱?”
“我敢打包票,你这十万两银子进来,我最低能让你赚一倍!”
“好。十万两银子,今晚之前送来,毕某就等于兄弟的好消息。”
“好说,好说。”
苏毅当即拱手,将二人送出去。
转过身来喜不自禁,立马叫上了西喜,奔去了隔壁杂货铺。~墈^书~屋\ ?勉+废′粤′黩^
这杂货铺不光要卖盐,还是屯粮之所。
既要大量屯粮,那粮食就得有地方放。
皇帝和高锋转身离去,才出了惠生堂,高锋便拱手道:“陛下,咱们这次下的本有点大了吧?您真相信于玉局能控制粮价?我看这小子就是想从中捞一笔。”
赵炎白了高锋一眼,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朝廷想要左右粮价市场,只怕下的本更大。我看这于兄弟倒真有两把刷子,说不定他的法子能奏效。”
皇帝的内库银子不多,十万两对他来说,的确是下了本了。
但如果真能控制粮价,充裕内库,这不妨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
高锋没多说什么,转身和赵炎一块上马离去。
他们离去后不久,苏震和苏大驾马前来,正好停在惠生堂门口。
苏震扭头看向惠生堂的招牌,捋了捋胡须:“惠生堂?灾区的冰块,都是从这来的吧?”
“是。”苏大在旁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