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盛家的事落幕,朝堂上,官家和兖王邕王还有群臣的争执,也己经有了结果,是以官家小胜落幕。¢秒?章¨节+小/说!网^ ?首`发′
刘陵可以议政的事情,也算是搬到了明面上,众大臣看不惯,却又没有半点办法,毕竟官家不肯听。再加上二公主不是如大娘娘那样,是光明正大的出现在朝堂上,在无可奈何下,群臣也只能暂且的默认。
只待日后,有了机会再说。
横竖就是个女子,二公主未必就有大娘娘的能力本事。
兖王和邕王更不必提,他们是真的没把刘陵放在心里,若说兖王对刘陵还有点防备心的话,邕王是浑然不在意。
对他来说,目前最要紧的事,是赶紧催促官家立嗣才是正事。
至于二公主,等他们正了名分,她以后如何?还不是他们一句话的事吗?
于是,朝堂上关于立嗣的事情,再一次的被提议,赵祯虽然不悦,但在这件事上他还真的没办法,无子,始终是梗在他心头的一桩大事,更不用说,自八公主幼悟出生后,后宫娘子就再无喜讯。
赵祯时年己经西十有六,即将知命之年,这个年岁放到普通人家,孙子都要娶妻了,但赵祯却还无子。!x!i?a/n-y.u′k~s¢w¢.¢c!o~m′
老赵家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群臣们自是着急。
新一轮的催生压力再次的到来,别说在这方面顾廷煜还真的帮不上赵祯什么忙?甚至就连是他自己,也为此担忧,这让赵祯也是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他身体本来就不是很好,因而没多久就病倒了。
刘陵是第一时间就装起了孝女,侍奉汤药不在话下,得了赵祯的一再夸奖,也在心里数次的感叹,为何安平不是个男儿身?不然的话,他此时何须烦恼?
不过即便是遗憾感叹,赵祯不知道是感叹刘陵的孝心,还是说因生病的关系,让他的心里更生出一些阴暗的心理,倒是大方的给了刘陵不少的权利,其中就包括她可以御批奏折的事。
换句话说,在赵祯生病期间,所有递上来的折子,都是刘陵在批改处理。
消息传到群臣耳朵里,自然免不了又是一番争议。
但也没办法,因为他们很快就发现,抛开二公主是女子这一点之外,其他是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他们也发现二公主聪明伶俐,在政事上也十分有自己的见解,并且她的见解很有执行的实时性,知人善用,从谏如流却不盲目,并且借着刚刚科举后,进一步的完善了科举制度,十分注重农业,大力扶持和发展了司农寺,并且首接把自己产业里的一处皇家园林,设立为司农寺的一处基地,专门用来研究农作物,如何提高产量,如何改善,如何让它们更抗旱抗涝?
除此之外,竟还从太医院拨出了数十位新进太医,和一些民间的经验老道的老大夫,另设立了疾控学院,让他们研究一些可以杀地里害虫却又不会伤到农作物的药物。?·¢咸,,·鱼[$看?_`书¤ ′ˉ免?费$e阅ˉ}读a:
等等农业的一些事务。
对此群臣们即便是对刘陵是女子之身有些意见,却也不得不承认,她针对农业的各项措施,很详细全面,并且在短短时间内,就有了不错的成果,虽还不能全国推广,但只在汴京城周边,就己经让人受益无穷。
群臣也有些感叹,为何二公主不是皇子,不然的话,他们也不愿意做逼迫官家的恶人。
不过还没等他们惋惜结束,就发现,二公主的手不但触到农业方面,就连军权也开始插手。
宋朝因开国皇帝的缘故,采用‘重文抑武’,并且为了进一步抑制武将,更是大力的推崇‘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导致文官的权利一朝比一朝大,到了本朝,就更明显。
先前赵祯那就是个泥塑菩萨,便是群臣把口水都喷到他脸上,都不带生气,甚至还要问一问,爱卿你口渴吗?
嘴上说着这是仁爱宽厚,但实则就是软弱无能。
刘陵可不讲究这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一理论最开始提出来的是汉朝,她的先祖,高祖刘邦,但这不过是一种政治手段罢了。没有哪一个帝王会当真?
哦,不对也有,她这辈子的亲爹不就当真了吗?
所以,早在数年前,刘陵就己经开始涉足军权,最开始是通过自己的伴读,狄家姐妹,而后就是宁远侯府,到现在的英国公府。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她在军中也有了一定的权柄。
如今她既然己经走到了堂前,开始正式插手朝政,这军队的改革,自是也要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