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是正值壮年的太上皇,一位是年轻的帝皇。·3!0-1^b+o′o+k`..c!o-m*
文武百官想象中的两皇临朝的场面并没有到来,李二从始至终只是坐在龙椅下方的凳子上闭目养神。
大朝会上,李二放政,李承乾独政。
他首次提出了重新分封土地,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家庭承包制度。
这一政令提出的瞬间,很多官员就以维护大唐稳定为由进行了反对。
如今大唐推行均田制,在人多地少的时候,这条政策没什么问题。
但随着大唐如今快速繁盛,人口迅速增长,这个土地制度弊端己经渐渐显现。+咸*鱼?看.书/ -唔?错′内`容,
百姓和官僚地主之间拥有的土地差距越来越大。
而且均田制中还规定了家庭贫困等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变卖田产的。
这一政令,让如今的大唐土地兼并问题逐渐严重,很多官僚富商打起了吞并土地的主意。
官员之中,有地主阶级代表的世家官员反对,自然也有出身寒门的官员赞同。
李承乾在这个关键时刻提出重新制定土地制度,有他的算盘在其中。
若是平常,或许会有人裹挟民意,欺瞒百姓进行阻拦。^x~k¢a~n?s*h?u¨w¢u/.·c^o`m^
这是世家很擅长使用的手段,毕竟在他们的地盘,世家的话语权还是很重。
但接下来,李承乾宣布了大唐从此刻进入战时!
战争时期,全国从严,所有动乱,皆属于叛国行为。
李承乾的这两个政令颁布,朝堂上的官员瞬间安静了下来。
反对土地制度改革,他们可以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毕竟他们的命只有一条。
如今战时,他们只能一致对外,否则民意淹没的,就是他们。
李二坐在李承乾下方,虽然一首闭目养神,但他耳朵却是一刻也没有闲下来。
不止是他,朝堂上很多明眼人都能看出,李承乾在今天宣布大唐进入战时,就是为了强行推行土地制度。
这是阳谋,李承乾利用对外战争来延缓抵消大唐内部的矛盾,这是好棋,这也是险棋!
毕竟这一切建立在战争之上。
若是战争胜利,大唐安定,李承乾威望将会攀登顶峰。
他战时颁布的政令,很长时间内,没有人能够反对,这些矛盾将会消失于无形。
但若是战争失败,所有累积的这些矛盾爆发,内忧外患下,大唐根基或许都会被撼动。
这更像是一场豪赌!
而李承乾之所以敢赌,是因为他手中的筹码足够重。
而接下来的朝会,让整个朝堂的官员都为之震撼。
天策上将这一官职再次在朝堂上出现,曾经是李二担任,如今还是李二!
这个时候天策上将的出现,似乎在明晃晃的告诉天下,太上皇即将御驾亲征。
朝会消息逐渐传出,百姓沸腾。
而大朝会结束之后,李二也身披甲胄,进入了军营。
为了李二的安全,李承乾派出了五百玄甲军作为李二的贴身护卫。
王玄策,薛仁贵也被李承乾一股脑塞到了李二的手下。
华夏一年一月中旬,大唐军队中,火器军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