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之前,原本是收取实物地租的,差不多是租种土地的农民将收成的一半交给田主。
可惜,1942年政府颁布了《粮食管理法》,改为了固定租金,而且这租金数额还是由政府直接调控的,田主无权插手。
田主到手的实际租金,只占田地收成的18%左右,还是折算成日元现金的。
别看现在黑市米价很贵,但按政府规定的粮价每公斤仅2日元而已,我家在乡下的田地虽然不少,但也只收到十几万日元的地租。
加上其它一些杂项收入,我家去年全年进项还不到30万日元。
这收支缺口非常大,甚至还在继续扩大,我估算了一下,每年至少数万美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我家也还算有些积蓄,但坐吃山空也不是办法,必须想办法开辟新的财源。”
“小林君放心,虽然我说赚钱只是顺便,但那只是相对其它更大的利益而言。”
萧诚宽慰道,
“你看报纸上说的,美国人这台通用计算机的合同价高达48.7万美元,还记得我们当年在基地制造那台超级计算机,成本是多少吗?”
“嗯,虽然那台成本也不低,而且大本营出面,替我们调动了很多能生产真空管的工厂的产能,但总成本换算成美金,肯定在10万以内。”
小林广实仔细回忆当年的预算,
“我们有现成的图纸,不会走任何弯路,也没有试错成本。
只要能采购到足够多的原件,把成本控制在10万美金以内轻而易举,甚至5万美金以内都不是不可能。
而且,我们的超级计算机性能比报纸上这台更好。
要是真能顺利卖出去,哪怕美国人这台一半的价格,也是非常可观的暴利。
只不过,这元件采购问题如何解决?
造出来之后,又怎么让美国人允许我们出售呢?”
“小林君,这就是我说的,比赚钱更重要的事了。”
萧诚笑了起来,
“我们采购不到足够的元件,有人可以。
同样,我们找不到买家,他们也有办法。”
“小田君,你说的不会是?”
小林广实露出吃惊的表情,
“驻日美军?!”
喜欢别猜了,你们都是我的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