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扫雷坦克
里希特霍芬抬着机头爬升高度,当高度表显示3900米时,他被看到的一幕吓了一跳,四周到处都是飞机的黑点朝这边飞来。!d,a′k!a~i\t?a~.\c-o?m¨
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有,就像陆军对敌人的包围。
密密麻麻的像一群群蜜蜂,少说也有三四百架,距离太远分不清是“骆驼”还是“鹬”式。
里希特霍芬判断可能两种型号都有,因为法军没有那么多“鹬”式。
由于敌机在5000米左右的高度并借着云层掩护,因此德军战机一时没发现它们。
里希特霍芬暗道一声不妙,他知道敌机为什么这么做。
敌机从三面包抄压缩德军机群的空间,再用火力将德军战机驱赶到一个方向。
一旦他们成功了,德军战机将挤成一堆没有机动空间,到时哪怕做一个很小的规避动作都有可能撞上友军的战机。
而法军战机,他们只要随便朝“密集的中心”打出一梭子弹,就能轻松命中一架甚至几架飞机。
里希特霍芬没有迟疑,他腾出一只手从储物格中取出信号枪,娴熟的装上子弹高举着朝空中扣动扳机。
一颗红色的信号弹缓缓从空中坠落。·s·a_n,y?e?w~u/.+n¨e~t′
正位于2000米左右的其它飞机马上明白怎么回事,一队接着一队的拉高迎敌。
(注:一战时期电台没有上飞机,联系示警主要依靠手势和信号弹)
然而,里希特霍芬突然发现不对,所有战机都在拼命拉高,争先恐后的希望在敌人赶到前占据高度优势。
“回来!”里希特霍芬一边做着手势一边大喊:“降低高度!”
但没人听他的,战机一架架从他身边掠过,带着啸声和劲风。
最终,他们飞到4500米渐渐远去,不久就与相向而来的敌人机群狠狠撞在一起。
战斗打响了,天空中充斥着马达的轰鸣,还有“哒哒哒”的机枪声。
接着一架架战机冒着黑烟坠往地面。
里希特霍芬一声暗叹,德军机群在最后关头忘了福克三翼机不适合在4000米以上的高空与敌人作战。
诚然,空战中高度优势很重要。
但如果机群规模有数百架之多,则宁愿失去高度优势也要保证最适合的作战高度。
否则,三翼机就要承受失去灵活性带来的后果。
很明显,法军航空兵知道这一点并成功诱使德军机群上升到这高度作战。/比1奇&中?@文2!网?\> ?#追!\最[,/新/×?章>^<节??\
迟疑了一会儿,里希特霍芬咬咬牙,举起手往前一挥,带头驾驶战机拉升高度加入了战团。
……
一架架飞机从空中掉落,有法军的也有德军的,但很明显德军的三翼机更多。
它们就像陨石一样带着长长的尾迹,有的还在空中化为火球,还有的在空中爆炸化为碎片,零件像下雨似的纷纷扰扰掉落地面。
下方,提贾尼站在装甲车上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天空,仔细的跟踪德军三翼机的飞行轨迹。
良久他才收起望远镜。
“又让这家伙猜对了。”提贾尼喃喃自语:“他没走出办公室,却知道德军战机不适合在高空作战,真是个奇怪的家伙!”
说完,他将目光转向自己的部队,冷声下令:“前进!”
“前进!”
“前进!”
命令一声声传了下去,已准备好的坦克动了起来,它们喷吐着黑烟发出“隆隆”的噪音朝雷区驶去。 ……
萨尔布吕肯防线的战壕内,德军瞭望兵惊叫起来:“他们进攻了,他们动了!”
“准备战斗!”
“准备战斗!”
伯恩哈德少将一边叫喊着一边举起望远镜,他始终不明白法军怎么敢硬捍雷区。
就算没有火炮,就算法军有坦克,而且还是“夏尔b2”。
但没有坦克能毫无顾忌的连续碾压地雷,几次爆炸后都能将它们的履带炸断,然后它就会成为废铁。
忽然,一名士兵叫了起来:“上帝,那是什么?”
顺着士兵指示的方向,伯恩哈德少将转变望远镜的角度,一种奇怪的坦克进入自己的光圈。
那应该是“夏尔b2”,但它前方却往前探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