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燃文小说网 > 风流大宋 > 第514章 廷论

第514章 廷论

了资历,从中书舍人、历迁兵部侍郎、工部、吏部尚书兼侍读,终于也能提拔到了尚书左丞之位,也算得上是能够认真揣摩其心意之人。

如果单纯要去抓吕惠卿的错,有轻有重,可以说他贪功好名,不过这却可以引为性格问题,而非理政能力。而且关键在于这次人家是真的有功劳,这与编造冒功是两回事。但是如果说他是恃功自傲、践踏同僚,那就是隐隐牵扯到了忠心的问题上,一旦这个罪名坐实,官家心里便会有疙瘩,别说晋身宰执,重为宰相了,最好也就是再加个赠官,体面地致仕好了。

“既然是兵马作战之事,又涉及到弹劾东南水师的说法,不妨由枢密院直接派人前去查验一下事实真伪,总归有个说法回来。”何执中继续说道,“以臣愚见。地方辄乱,主政大臣应急施政,就算是流程权限上有些个出格之处,都不宜深究。向来功疑惟重,罪疑惟轻。对于吕吉甫这次的行事不谨,其实陛下完全可以内降密旨,严加申饬。相信他必能体会到陛下的用心良苦!”

果然是做过帝师的人,何执中的这番话却是迅速让在场的众人都听出了真正的用意:

吕惠卿是做过副宰相的人,原本想着这次两浙路的事没那么容易平定,就算是最终好不容易收拾了,总是有点过错可以拿出来论说的。可是现在却没想到他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干净利落地解决了,立刻便就把如何封赏的难题丢给了官家——真要论功行赏,没个宰执之位是说不过去的;但要是就不想他进来,就必须要在吕惠卿身上寻个十拿九稳的过失。只是这种事情要做在明面上的话,赵佶将不得不担上一个寡恩刻薄的罪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何执中却提供了一个好思路:不去作明面上的过失追查,但就他眼下的这些行径,发一道密旨进行规劝斥责。难道他吕惠卿总不至于会公开上表反驳官家的话吗?这些话,无论对错,都是官家对臣子的爱护,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而这一认,也就说明他的两浙路的行为有失,这样也就顺理成章地抵消了相关的功绩,最多也就在两浙路帅守与知杭州这个位置上稳坐个一段时间,然后再致仕赠官算了。

终于有了这么一个明白的何执中,赵佶终于心情大悦地点点头道:“降旨申饬是有必要,但是语气还是得缓和些。不过功过总得两论。吕吉甫毕竟退敌有功,对外还是多少要给些封赏的,以朕之意,给他加赠文明殿学士,赏钱五百万,其子吕渊可荫补承奉郎。”

吕惠卿本来的观文殿学士就已经是正三品了,这次的文明殿学士同样是正三品,但其本就是为优待老臣而设,仅次于枢密副使。既是表现了官家对吕惠卿的厚待,同时也是十分清晰地表达了不希望他回到朝廷中枢的态度。至于赏赐,更是大宋官家的恶心之处,五百万钱听起来看巨款,实际上折合一下,也就五千贯而已,在物价飞涨的崇宁年间,实在是显出赵佶的抠门了。

一旁的蔡京,突然之间似乎一下子想到了什么,细琢磨了一会,又似乎未能抓住什么东西,再看看此时大多都松了一口气的君臣,他也摇摇头,感觉自己年纪大了后,确实有点多疑起来的,像吕惠卿这样的老臣,是翻不起身的。

结束之后,另一个还有疑惑的宰执就是吴居厚了,他回去后找了胡衍,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这吕惠卿也是历经三朝的重臣,这次本是他回归中枢的最佳时机,他怎么就越老越糊涂,犯下这低级错误,却是被何左丞与官家抓住了这点,实在是可惜啊!”

胡衍听了却是心里暗惊,因为他清楚所谓靖难军的底细,也明白两浙路风波背后的主角是秦刚,只是听了吴居厚这一番话之后,他却有了一实在是震惊不已的结论:“或许,或许吕吉甫的本意就是不想回中枢呢?”

“怎么可能呢?他都想了十几年了!可惜啊!”

喜欢风流大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